Services

企業大型主機何去何從(5之3)

分享文章:

昨天早上在電梯口遇到公司同事,一見面就跟我說「你早一點圖窮匕見吧,我就知道你會轉到『雲』去,還花了兩大篇幅講主機歷史;不過我可要提醒你一點,『主機是主機,雲是雲』,它們之間不存在著取代性,它應該是互補協作的關係」。

當然,我們不會這麼膚淺,在網際網路應用興起後的日子裡,企業的資訊機房是越搬越大、應用系統數量也是越來越多,不但如此,每年增加的各類使用率很低之伺服器數量也不在話下;這現象除了造成企業管理費用與軟硬體維護成本上增加外,各類專屬應用系統平台的錯綜複雜關係更難讓企業可快速的回應市場需求推陳出新。平台與平台,系統與系統間,企業部門與部門之間被一台台的機器堆砌起一道無形的資訊高牆所制約;這讓組織、系統與應用間的資料與實體資源無法通透分享與共用,無法在兼顧成本效益下想擴展就擴展,想降規就降規。所以不論從哪個衡量維度來看,不斷買機器建置專屬應用系統還真不是一個長遠的策略;於是「虛擬化」和「雲」的觀念誕生了。

「雲」被譽為資訊基礎架構服務的未來,極端一點來說,它應該是一種資訊基礎架構Utility的服務。如果可能的話大部分的工作負載都應該遷移到雲端,就看這個所謂的雲端指的是哪種雲?如果是在「雲深不知處」的AWS、Google這類的雲服務商則稱為「公有雲」,但如果這朵雲飄在企業自家機房的話就是自建的「私有雲」,而IBM有個獨有的雲環境稱為「混合雲」,因為它的範圍涵蓋了傳統機房裡的主機、私有雲以及外部的公有雲。

 

第三幕:雲的崛起

雲的崛起對傳統企業帶來了兩大方面的衝擊與影響:

  1. 彈性的基礎架構服務

企業最難以接受的就是資訊軟硬體設備在購買和維護上的成本投入,隨著技術的進步資訊類別產品的無形資產折舊和實際使用壽命越來越短,頻繁的升級和成為企業的一大負擔;另外就是人員能力和人力資源上也無法及時接軌最新的科技技術。所以「公有雲」的出現提供了企業除了自行採購或應用系統建置、維護外的另一種選擇,在綜合效益和資訊安全性的考量下,原本在企業執行的非核心應用系統或是標準化服務相對較高的應用系統慢慢的移轉到公有雲上,在雲端上享受到參數化、即時設定立刻使用的資訊資源;企業也可以專心在本業的營運不必一天到晚擔心資訊系統的相關議題,一切看似那麼的合理與美好。這是有假設前提的,對於機房與應用系統規模較小的客戶來說「雲」的確提供了一個快速、相關成本相對合理的資訊服務,但是如果企業已經擁有一整棟的機房,成千上萬部的各類型機器設備,光是運行在大型主機上的應用系統就有好幾十個以上的大型企業來說,那可不是一個公有雲的參數化設定就可以取代的。這時除了彈性和成本考量外,長遠發展的策略和業務支持程度等戰略高度的視角就必須兼顧。

公有雲可以解決部分基礎架構的問題,但是受限於某些法規、業務整合性考量和負載能力等應用系統面臨的問題時卻處處顯得綁手綁腳,尤其是執行在主機上的核心應用系統,這時候除了公有雲的考量以外,企業也必須構建屬於自己的「私有雲」才可能更具競爭力與成本效益,而這座私有雲不就像是另一種型態出現的主機嗎?差別在它將不再受制於單一廠商而會有多種替換選擇,對企業來說彈性和效益更大。

  1. 應用系統快速的更新迭代和即時數據的分析應用

這兩大特性是雲環境的高潛力元素。因為任何企業都必須進行其流程的數位化轉型,以便為其客戶提供更卓越的使用者體驗。而這兩大特性隱含的意義就是提供使用者「快速」且多面向的資訊服務體驗。可是傳統的應用系統架構幾乎都是單一目的性,批次型資料架構,尤其是數十年前就已經成熟的主機應用系統,幾乎都是以企業管理的角度出發的應用系統,哪來的使用者體驗可言?不過這也不能怪在主機頭上,受限於當時的科技、需求、以及高達99.9%以上的可靠性與可用性等橫掃企業的主要核心應用系統市場,在當時企業幾乎別無選擇只有主機一途。只是科技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太快,主機應用系統必須再進化,除了原本的「穩」、「安全」、「高可用」的特性外,還要再加上「快」速回應新需求與新科技的整合,才能符合企業數位轉型的需要。

「混合雲」的架構就是讓主機再進化的主要路徑之一,首先我們把傳統主機核心應用系統不需要經常更改和追求穩定的那部分留在主機端,這有個專有名詞稱為SOR (System Of Record),然後把面對客戶服務必須經常異動和提升服務內容的部分功能搬移出來到企業「私有雲」,透過私有雲平台上應用系統可以有的敏捷特性,例如在私有雲平台上快速開發應用系統,再通過雲服務無縫接軌的微服務快速部署達到「快」的目的,因為傳統主機應用程式受限於架構和穩定性考量的確不是可以天天改、週週變的,這稱為SOE (System Of Engage)。

最後,傳統主機資料要轉成有用的系統資訊靠的是一支支的JCL程式的執行,在當時寫JCL (Job Control Language)是很麻煩的,執行起來也賭一點運氣因為要搶主機資源,最後主機回應給我一個沒多少人讀得懂的Record,利用MQ轉檔和傳輸到外部資料庫,才能拿來應用或呈現在網頁上,光時效性和整合性就是一大挑戰,所以在混合雲的架構中規劃主機負責核心關鍵任務的負載,但是相關的運營資料庫必須協同私有雲架構整合規劃出新型態的資料儲存與產生企業營運所需的資訊服務,我們稱為SOI (System Of Insight);所以企業主機在面對「雲」和開放系統的挑戰時,如何像第一幕和第二幕一樣應變得宜以及與時俱進,大型主機才有可能保有持續成長的契機?所以,下一章我們將討論大型主機轉型混合雲的種類與比較。

(未完待續)

++++++++++++++++++++++++++++++++++++++++++++++++++++++++++++++

更多資訊請造訪 https://www.ibm.com/tw-zh/it-infrastructure

如您有任何問題,請隨時致電聯繫我們

– 免費咨詢熱線:0800-016-888 按1

– 或者 發送電子郵件 告訴我們您的需求,我們會及時回復。

https://www.ibm.com/account/reg/tw-zh/signup?formid=MAIL-systems

 

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 雲端應用系統服務事業群 副合夥人

More Services stories
2023-02-28

從ChatGPT爆紅 談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工智能

文章作者:陳宇翔,IBM 傑出工程師、IBM 大中華區金融業首席架構師 最近AI業界最大的新聞無疑是ChatG […]

繼續閱讀

2022-06-20

台灣高鐵採用 IBM 混合雲平台 建置新世代訂位票務服務系統

【2022年6月20日,台北訊】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為優化非接觸式服務,並追求更高的運輸效率,台灣高鐵公司( […]

繼續閱讀

2021-10-01

IBM Power10 打造混合雲體驗  助企業邁向開放、AI 及綠色運算

IBM 第一台 7 奈米商用伺服器 IBM Power10  助企業發揮開放混合雲優勢 【2021年10月01 […]

繼續閱讀